科學證實了真的「呼吸也會胖」?!
節食、運動、戒消夜,當實踐所有減重方式後,為什麼體重依然達不到理想數值? 體重除了先天性的體質和飲食習慣之外,研究顯示空氣汙染竟也是影響體重的因素;「呼吸也會胖」可能不是玩笑,而是有科學實證的事實!
怎麼吃也吃不飽? 可能是懸浮微粒在作祟
粒徑小於PM2.5的細懸浮微粒和小於PM0.1的超細懸浮微粒除了可能引發氣喘、肺癌等病徵外,研究顯示這些微粒會刺激肺壁釋放出激素,這些激素會降低胰島素的效力,使血液從對胰島素敏感的肌肉組織中轉移出來,造成身體無法適當調節其血糖水平。
此外,懸浮微粒污染可能導致人體產生許多“細胞因子” ,這種因子容易使得器官產生發炎反應,從而觸發免疫細胞侵入健康的組織。
根據2014年發表於《環境健康Environmental Health》雜誌上的一項研究,這種反應不僅會干擾組織對胰島素的反應能力,而且發炎反應還會破壞控制食慾的激素和大腦運作註1 ,導致即使已經吃飽了,大腦也會產生錯誤的訊號讓您感到飢餓,而吃下多於身體所需的食物量;加州柏克萊大學研究人員發現,空氣品質不佳會導致體重指數(BMI)增長了13.6%,而這種由污染引發的發炎症狀也可能導致許多健康問題,例如:註2
- 肥胖
- 糖尿病
- 高血壓
空汙讓老鼠變胖、得糖尿病?!
在2010年一項關於動脈硬化、血栓形成和血管生物學的研究首先發現了空汙與體重的關聯3 ,在這項研究中,對照組的老鼠呼吸過濾過的乾淨空氣,而實驗組的老鼠呼吸在擁擠的高速公路旁的髒空氣。研究人員定期為實驗老鼠秤重並進行測試以分析其代謝功能。
在短短10週內,暴露於空汙中的老鼠腹部和內部器官周圍產生更多的脂肪,體內的脂肪細胞約增加了20%;而肥胖的老鼠似乎對胰島素有較低的敏感性,而胰島素是2型糖尿病發展的最初症狀之一。
而多項科學研究表明,在人類身上似乎有相同令人震驚的健康後果。
空氣越髒 腰圍越大
一項長達14年的研究計畫調查了加拿大安大略省62,000人的病歷。4 研究人員發現,每立方公尺空氣中增加10微克的細懸浮微粒,患糖尿病的風險則增加約11% 。2015年由《公共科學圖書館PLOS》進行的一項研究提供了類似的結果,顯示了生活在高污染地區的近4,000人中,有高比例的高血壓、胰島素異常和腰圍大於理想值的現象。6
兒童過重問題
科學家特別擔心空氣污染可能會改變嬰幼兒的新陳代謝,使他們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得肥胖。 一篇2012年發表於《美國流行病學雜誌》上的研究結果證明了科學家的憂慮並非杞人憂天;這項在紐約市布朗克斯區進行的實驗從1998年持續至2006年,共統計了近800名兒童的健康狀況。實驗方式是當媽媽懷孕期間,就帶著一個能持續監測、紀錄空氣品質的小背包,來記錄下懷孕的媽媽周圍的空氣品質狀態;而在孩子出生後的七年裡,定期監測健康狀況。 在考慮進飲食和收入等其他因素之下,相較起生活在空氣品質較好的兒童相比,出生於污染最嚴重地區的兒童肥胖機率高出了2.3倍。
2017年一項《國際小兒肥胖雜誌》進行的研究再次驗證了這些發現,該研究顯示,生活在污染嚴重地區的母親所懷的嬰兒,在懷孕前六個月期體重增加速度也比空氣清新的地區更快。8 2016年發表在《高血壓》雜誌上的一項研究對於居住於北京的受試者進行兩年的測試。9研究人員發現,每當北京著名的霧霾發生時,胰島素阻抗(人體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血液的葡萄糖無法順利進入細胞中進行分解及能量的提供)譯者註1和高血壓之類問題發展的跡象便達到高峰,這項研究結果再次證明空氣品質與導致肥胖的代謝過程有直接的相關性。
您可以怎麼做?
雖然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空氣品質短暫的獲得了改善,但在疫情稍減、各國復工後,空氣汙染問題再次浮上檯面;聯合國的數據顯示,到2050年全球生活於空氣嚴重污染的人口比例將達到68%。
當然空汙問題必須靠各國合作透過降低碳排、開發再生能源、限制燃油汽機車數量等等手段來改善,單靠自己或少數人要獲得立即性的改善十分困難,但在那之前,您可以透過AirVisual的免費app或空氣品質偵測器來時時掌握所在地區或家中的空氣品質,來盡可能降低空氣汙染對健康的影響;而在室內或家中環境,可以使用負壓隔離病房選用的IQAir高效清淨機來進一步降低空氣中各式汙染物質。

空氣智能偵測器 AirVisual Pro
設計源自專業的空氣品質管理概念,不只精準偵測空氣中的有害物質,AirVisual Pro能即時分析室內/外各項空氣指標,給您有效改善空氣品質的具體建議。
